一、命题指导思想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学业水平考试,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职〔2015〕7号)要求,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为依据,结合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的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进一步推进江苏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命题体现语文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体现教材基本要求,做到科学、规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性质与范围
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性考试,旨在检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本考试的范围为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的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材第1-5册的全部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部分。
基本篇目,以及应用文、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考查范围见《附录》。
(二)考试能力要求
语文考试要求考查学生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欣赏评价[D]和表达应用[E]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包括“识记”“了解”“记忆”“识别”“默写”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包括“理解”“掌握”等。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包括“分析”“辨析”“判断”“概括”“归纳”等。
D.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包括“欣赏”“评价”等。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一层级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包括“运用”“使用”“写作”等。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 | 能力要求 | 说明 |
基础知识 | A | 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 |
B/E | 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 |
C | 正确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常见的病句类型。 | |
E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
C | 正确判断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 |
A | 了解基本篇目所涉及的中国重要作家的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 |
A | 默写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古代诗文。 | |
阅读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与文学作品欣赏) | A | 识别基本篇目的体裁。 |
B/C | 理解并分析基本篇目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 |
C | 能够正确筛选、提取、归纳语段的重要信息。 | |
C | 能够概括基本篇目的内容要点与中心意思。 | |
C | 能够准确分析基本篇目及重要语段的写作思路。 | |
C/D | 能够赏析、评价基本篇目中的艺术形象。 | |
C/D | 能够分析基本篇目的写作特色、艺术手法。 | |
阅读与欣赏 (古代诗文阅读) | A | 正确诵读基本篇目。 |
A | 了解基本篇目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 | |
A | 识记基本篇目中的通假字。 | |
B | 掌握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 | |
B | 掌握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于”“以”“为”)的用法。 | |
C | 辨析基本篇目中常见词语的活用现象。 | |
C | 辨析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种句式。 | |
E | 能够翻译基本篇目中的重要语句。 | |
D | 欣赏古代诗词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 | |
B | 理解古代诗词的内容与思想情感。 | |
表达与交流 | E | 能够根据交际目的进行简明、得体的口语交流。 |
E | 能写作课本中涉及的常用应用文。 | |
E | 能写作不少于500字的记叙类、议论类文章。一般要求为:切合文体要求,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内容充实,选材得当;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表达贴切;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E | 能够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场景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形成活动成果。 |
三、试卷结构
(一)题型及比例
题型 | 比例 | 模块 | 题量 | 比例 | 解答要求 |
选择题 | 40% | 基础知识 | 6 | 12% | 把答题卡相应题号处的正确选项的序号按规定要求涂黑。 |
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 | 6 | 18% | |||
古代诗文 | 5 | 10% | |||
非选择题 | 60% | 古代诗文默写 | 2 | 4% | 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按要求答题,书写规范。 |
文学作品欣赏 | 2 | 6% | |||
综合实践与应用(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2 | 10% | |||
作文 | 1 | 40% |
(二)难易题及比例
全卷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各部分比例如下:
考试内容 | 比例% | 考试内容 | 比例% |
基础知识 | 12 | 现代文阅读 | 9 |
古代诗文阅读 | 14 | 文学作品欣赏 | 15 |
综合实践与应用(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 10 | 作文 | 40 |
四、考试形式和时间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90分钟。
(三)试卷满分值
100分。
五、说明
本考纲适用于江苏省各类型职业学校三年制中职所有专业学生。
六、典型题示例
第一部分 选择题(40%)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寥廓(kuò) 踱(duó)步 作(zuò)坊 孱(chàn)头
B.绰(chuò)号 改观(guān) 岑(cén)寂 卑鄙(bǐ)
C.媲(pì)美 炽(chì)热 浸渍(zì) 干涸(hé)
D.中枢(shū) 龟(jūn)裂 点缀(zhuì) 寒暄(xuān)
【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A项中,“作”应读作“zuō”,“孱”应读作“càn”。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时,远远的前方,层峦迭嶂之上,迷濛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B.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
C.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D.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他更喜慕声音。
【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A项中,“层峦迭嶂”应为“层峦叠嶂”,“迷濛”应为“迷蒙”。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长歌当哭(应当) 不欺暗室(昧心) 杂乱无章(文章)
B.沸反盈天(充满) 爱不释手(放下) 不经之谈(正常)
C.无动于衷(内心) 销声匿迹(踪迹) 明日黄花(菊花)
D.挥斥方遒(奔放) 妖童媛女(艳丽) 不计其数(计算)
【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含成语)。A项中,“当”意为“当作”,“章”意为“章法”。
(选考)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美国革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国家二百年的长治久安。
B.章鱼、乌贼之类的喷水式推进器使喷气式飞机相形见绌。
C.在所有感官中,我相信,视觉一定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D.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的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不及待了。
【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基本篇目中的重要成语。D项中,“迫不及待”是说事情紧急,不能等待;“迫在眉睫”是说事情已到眼前,非常紧迫。
(选考)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C.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发现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病句。A项主宾搭配不当,句子的主干是“成绩是班级”。B项滥用介词“经过”,导致主语残缺。C项“心里”和“由衷地”表意重复。
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眼光,像横着一条金带。(比喻)
B.蝉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陶醉在这个世界的欢愉中。(拟人)
C.现在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方法或启示吗?(反问)
D.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别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四种修辞手法。C项是一般疑问句。
(选考)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